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金句制造机,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> 第170章 自号“半山”

第170章 自号“半山”(第1 / 4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公元1085年,宋神宗去世,宋哲宗即位。六十七岁的司马光被起用为相,他借太皇太后之手全面废除新法。

司马光掌权之后,便将在外任职的苏轼调回京城,而且一路升官到翰林学士、知制诰,知礼部贡举。

虽然在王安石执宰时期,苏轼不支持激进的变法,处处和王安石作对。

但在变法派下台后,他反而不认可对新法进行全盘否定的做法,甚至主动批判保守派中存在的贪腐问题。

因此,苏轼在被变法派排挤之后,又惨遭保守派的打压,彻底失去了在朝中的立足之地。

“王安石最初并不甘心变法的失败,但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继续待在宰相的位置上了。

天下皆敌!

于是他向宋神宗举荐变法骨干吕惠卿担任参知政事,韩绛担任宰相。

这两人都是王安石认为的坚定变法派,他希望用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,保留变法的火种,让自己毕生的心血不至于一朝失势,就满盘皆输。

但他虽然想法很好,却看错了人。

当苏轼被贬路过金陵时,决定去拜访王安石。

当年雷厉风行的王安石,此时已垂垂老矣。在相聚的一个月里,二人谈论诗文、禅道,游览名迹。晚年时,两人颇为契合,王安石还劝说苏轼在金陵买房置产,一起比邻而居。

吕惠卿掌权之后,担心王安石回来夺取他的位置,于是开始陷害王安石。

他先是收拾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,之后又用“李士宁案”来诬陷王安石。

由此可见,王安石还是为他立场第一,品行第二的用人原则,付出了惨重代价。

鱼龙混杂的变法派内部,人人都是为了利益而团聚在王安石身边,等王安石下台后,彻底本性毕露,为了权力露出了狰狞的獠牙。

反而是一直作为王安石政敌的苏轼,还在为王安石的变法奔走呼告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