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唐之盛世大柱国 > 第173章 仙赐重赏

第173章 仙赐重赏(第1 / 2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接下来的议题便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,何乐为手中握着一枚蕴藏着神秘力量的玉简,昏昏欲睡。毕竟他在禁地囚禁期间并未得到良好的修炼环境,这朝堂议事对他来说犹如重回枯燥乏味的讲经坛,让人昏昏欲睡。

“何乐为,你有何见解?”或许是为了防止何乐为在神圣的仙廷之上打盹儿,李世民特意询问了他。

何乐为此刻有些尴尬,尽管李世民已经确立了凡入仕者皆带有散修地位,即所谓的本品,这意味着散修的地位已成为官员自身的修为象征。

然而,身为八郎八尉之一的朝散郎,如无实权职务,则无资格参与修真政务的讨论。

对于其他人来说,此时应当保持明智,皇帝请您提出意见,并非真的需要您的意见。毕竟,这些文臣武将是经历过诸多大战洗礼的修真强者,而何乐为只不过是从长安灵市中心长大的一名普通青年修者,他又怎会有值得采纳的高深见解呢?

何灵溪不解何云清与程寂渊何以在此关键时刻提出这般军事提案。但当他听到慕容白川这个名字时,一切都豁然开朗。

从慕容白川到赵德儒,李元阳似是欲寻个师出有名的由头。对此,何灵溪实则不太理解。

自隋朝以来,妖蛮部族便时常兴风作浪,屡次与李唐仙朝交锋,且曾在玄武秘变之时,倾巢而出,一度兵临仙唐城下。虽遭尉迟龙炎率军击退先锋,并擒获执失忘尘等诸多将领,但他们终究还是兵临渭水河畔。假使妖蛮部族一意孤行,不顾一切代价,说不准最后真的可以攻陷仙唐帝都。

然而就是在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,双方却签订下了渭水仙盟,就此退兵,此事本身就不合常理。

或许李元阳在渭水仙盟的背后与颉离可汗达成了某种默契,因此需要一个“正当”的理由去对付妖蛮部族。这个协定很可能关乎妖蛮部族的生死存亡,也许是李元阳与颉离可汗私下间的神秘约定,这些何灵溪均不得而知。

虽然何乐为并无多少政治理智,但他却深知察言观色之道,明白李世民此举不过是为了提升他在朝中的影响力。然而有一件事,他却不得不提及,因为他与尉迟墨,或者说更准确地说,与尉迟敬德之间有一个尚未履行的约定。

“微臣的确有一条尚不成熟的建议……”

“尚未成熟的建议便不必多言。”李孝恭担心何乐为再度引来是非,不顾朝堂规矩,立刻出言提醒。

然而李世民却抬手示意,淡然一笑:“年轻人锐意进取,敢于思考,即便是未成熟的建议,亦可能蕴含非凡的价值。”

得到了李世民的鼓励,何乐为鼓起勇气,毅然说道:“微臣以为,昔日吴国公尉迟敬德曾在渭水之战中重创妖族tujué部众,并俘获多位敌酋,故此次战事应召回尉迟敬德将军……”

无论如何,今日李元阳总算实现了他的目标...

在修真世界中,修行资源的获取、仙凡间的平衡以及强大的宗门底蕴,才是决定一个国度兴衰的关键,无数修真王朝便是在修炼资源争夺的战火中灰飞烟灭。如今的大唐灵域才刚从劫难中恢复元气,若外患连绵不断,黎民百姓便难以在修真之道上稳步前行。

因此,众多修士出身的文臣实际上并不赞同频繁发动战争,他们主张修养灵元,使大唐灵域能够繁衍生息,让众生得以安心修行,共筑繁荣昌盛的修真盛世。

就在不久前,李世民发布了天下谕令,宣布减轻百姓的修炼物资贡献,此举也让李孝恭和程知节提出的策略得以顺利推行。

那些主张和平的文臣担忧战争将会损耗百姓修行所需的资源,而李世民率先减免百姓的修炼物资贡献,文臣们还能有什么理由予以反驳呢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