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清穿之皇长子 > 第 37 章

第 37 章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有了。”胤禔一板一眼的回答:“我们之所以更关注火/炮,是因为我朝定鼎之时,攻城之战甚多。炮的威力更大,也更适合战场使用。而火/枪的射距并不突出,它能做到的,弓箭一样能做到。”

“但是,儿子觉得,兵部还在制造大/炮的情况下,放弃研究挺可惜的。”胤禔表示:“像现在的神威大将军炮,如果能让它们变得更轻巧些。将来攻打漠西,也可以事半功倍。”

这个活就不是兵部能办的,兵部只会仿制,康熙想起了汤若望。汤若望当年写过坤舆格致,还有火攻挈要一书,当年着重写过铸炮法。现在的话,康熙想到了南怀仁和另一个人,如今供职南书房的戴梓。

戴梓曾经从康亲王杰书去打过三藩,向康王进过连珠鸟铳,虽然毛病很多,也不方便使用,但足见此人在这方面颇有长处。

不过,康熙饶有兴致的问胤禔:“你怎么知道要打漠西?需知噶尔丹依旧向我朝进贡讨封赏,他会攻击内地吗?”

胤禔就这么一失足,听了阿拉木的话,等康熙回来叫儿子们查问功课的时候,就听胤禔用包含感情的语调请求道:“汗阿玛,儿子能去宁古塔将军那里,看看他们怎么打仗的吗?”

康熙很想摔茶杯。

其实康熙年轻的时候,不算是个脾气特别好的人,也会骂人、也会情绪爆发干一点奇葩事。不过现在有了孩子,正常情况下,康熙已经冷静多了。

过去康熙一定想“哪个混账撺掇我儿子!我要neng死他!”,现在他就知道“保清又开始突发奇想了……做父亲真烦恼。”

于是,皇帝保持着相当的冷静,温声问道:“之前朕让你读的书,札记写好了吗?”

“儿子没想那么多,只是去武英殿看地图,结合阿拉木学士说的关于俄人的消息,儿子以为,我朝与前朝不同。

前朝看重的只是江南,尤其在永乐皇帝之后,朱高炽还想迁都回到南京,他们看重的是南方,朝廷上也多是南人,他们不了解边疆是什么样的。

但我朝不同。如果我朝要保障南方的安全,就必须保障关外老家和西北的安全。特别是西北,我们起码要将战线推到哈密卫。如果想推至哈密卫,还不会和前朝一样陷入长久的拉锯战,那就必须迁移民过去。不管是旗人还是民人,都要大规模迁过去,在人口数量上保持稳定。

如果要平安移民迁居,那么蒙古就必须稳定,蒙古要稳定就得将漠南彻底控制在手里,控制漠南又必须控制漠北。想要一劳永逸,黄教也必须任由我们摆布。而完成这个战略首先要做的,是清除掉准噶尔。

所以儿子觉得,准噶尔非打不可,一定要打。”

因为之后要讨论的话题不太和谐,太子一下的皇子们都被抱走了,只有胤礽忽闪着大眼睛看着那个本子:他大哥这笔字,说是喜欢欧体,可是写的却像柳体,字里行间透着硬气。

康熙一页页查看,面上不显、也不吱声,但心里却是赞赏。这一看就不是糊弄事,不是专门讨皇帝老子开心的玩意。这本札记写的扎实严谨,是真正下了心血的东西。

“后面怎么还没写完呢?”皇帝问道。

胤禔道:“回汗阿玛,儿子觉得火/枪到底多大用处,和炮比起来到底怎么样,归根结底要试试看才知道。所以最后那一段就没写,写了不就成了抄书,就是不是我自己的心得了。”

“嗯,那你之前的问题,你觉得现在有答案了吗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