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清穿之皇长子 > 第 34 章

第 34 章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虽然朱彝尊也受过明珠恩惠,可他同容若、曹寅的关系更亲密,康熙知道,容若对他阿玛的一些行径,也是看不大过眼的。所以,朱彝尊或许略微倾向明珠,却不会真的帮他做什么密事。

这种事好比女人知道丈夫出轨,一辈子的饭票要被人撬走了,岂能不急。高士奇瞧朱彝尊的眼神都不对了,这些幽暗之处的事情,又被胤禔派去密切观察的秦吉了看了个正着。

胤禔发现尽管自己没什么男主光环,可他现在除了攀岩,哦,应该是骑射之外,又多了一项看好。观察、分析身边的人,这简直有趣极了。

满紫禁城,上到食物链顶端的皇帝,下到苏拉太监,都有自己的目的,自己的想法。如果一个人需要拉拢这些人,扭转他们的想法,让他们跟自己走,他需要做的是什么?

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要拉拢一个人,君子就许给他名声,让他显名于世人之前;而小人,就给他切实的利益。

要是两者都不要,那要么是傻子,要么是无欲则刚的圣人。和圣人打交道,其实更简单,真诚就够了。不过,这世上的圣人只是寥寥几个,大多还是死人。

行吧,我也算帮助皇帝打开新思路了,胤禔如此想到。他没想到的是,看完这些书和战例,被说服的差点是他自己。

不过这是后话,现在他一边读书,一边听着武英殿中杂七杂八的消息,发现在这方寸之间,大臣们的倾轧也不少。有道是文人相轻,而在武英殿里,还要加上一条:争宠。

还是那句话,论起争宠,后宫的女人真是难望这些大儒名士之项背。

胤禔常在角落深处的书架里读书,也没人发现他,偶然听到的话真让大阿哥觉得,这帮老男人呐,三个人能分出三个派别,五个人就能人头揍出狗脑子了。

比如聚拢在徐乾学身边的满汉文人,不止分成了旗人和民人,又分成了世宦之家出身与寒门出身,后者以高士奇为主。

胤禔忽然想到,康熙对索额图是不是也是这样?第一次因为贪恶而革掉他的大学士,可那之后,索额图的小动作,康熙难道没发现吗?

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清楚,归根结底,是皇帝出于综合考虑还要用他。

这就是古代的用人,或者说皇帝的用人之道,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,有用才最重要。小人的风险更多的是针对小人自己,毕竟一旦失去用处,都会被扔出去做替死鬼。

武则天处置来俊臣,大抵是典型例子,胤禔捏着手里的通鉴,深觉虽然其中也有地方是司马光的个人情绪,可整体来看,通鉴能被称为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实在是名不虚传。

现在令朱彝尊进入南书房也是如此,康熙是真的欣赏高士奇,但皇帝不能让自己的消息源被某个人垄断。高士奇同明珠太像了,康熙心中有数,就必然要寻个人来分权。

又比如虽然南方人大多数是汉人,但徐乾学、高士奇和明珠走的很近。然而,看上去如此,可徐乾学同明珠一系的佛伦等互相看不上。

高士奇却又对同样受过明珠恩惠的朱彝尊格外警惕,因为他发现,康熙对朱彝尊也是赞赏有加。

高大人对朱彝尊的态度,说的恶俗一点,就是“小婊砸快滚,皇上身边有我一个亦师亦友的人就够了!你滚!!”

这种恶感,随着康熙对朱彝尊的恩遇而愈演愈烈。康熙北巡归来之后,令朱彝尊入值南书房,特许紫禁城骑马,赐居禁垣-景山之北,多次赐物,且赐宴宫中。

此等恩遇已经要超过高士奇当年了,而且高士奇发现,现在康熙或读书,或遇事,可以咨询的也不只是自己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